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慈善家余彭年辞世 曾把32亿元资产放进基金会

2015/5/4 作者:未知 来源:威海网

 

    2008年3月底,余彭年在接受专访时说:“我把好事做到国外去,是要吸引更多海外的华人来做好事”。南都资料图片

    著名慈善家余彭年5月2日凌晨病逝,享年92岁。

    共青团湖南省委官微@共青湖南5月2日发文称,当天凌晨,香港知名商人、著名慈善家、湖南人余彭年(又名彭立珊)去世。稍后,湖南媒体发布消息称,余彭年的家属将于5月4日正式对外发布讣告,追悼会定于5月7日举行,根据余彭年遗愿,他的骨灰将回乡安葬。目前,余彭年所患何病去世,尚不清楚。

    连续五次蝉联胡润中国慈善榜榜首

    公开资料显示,余彭年,又名彭立珊,1923年生于湖南省娄底市蓝田镇一商业世家。1958年,他经上海到香港并在港台经商50年,从事地产建筑酒店业,在港台地区工商业圈中颇负盛名。

    新快报此前报道称,余彭年早年曾在湖南长沙担任记者,“经常揭黑”,“骂贪官骂得很厉害,他们看到我就怕”。1954年,余彭年被诬告“有海外关系”,并成为“逃亡地主”被判刑3年。刑期届满前两个月,强加给余彭年的罪名被查证不实“提前”获释。

    余彭年出狱后于1958年经由澳门到香港,并正式改彭立珊为余彭年。经过多年艰辛奋斗,余彭年终成富翁。

    在港台打拼时,余彭年曾做过勤杂工、建筑工、清洁工、泥水工等等,最艰苦的时候每顿饭只有一个馒头和一杯开水,还曾露宿街头。

    余彭年乐善好施,晚年热衷捐赠。

    从2004年开始,余彭年连续10年出资为全国贫困地区白内障患者做了30万例手术。

    2007年,余彭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14大慈善家”之一,与他同时上榜的中国人是华人首富李嘉诚。

    2006年至2010年,余彭年连续五次蝉联胡润中国慈善榜榜首,被誉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

 

    88岁时把32亿元资产全部放进基金会

    《中国慈善家》杂志2011年7月22日的一篇报道称,时年88岁的余彭年宣布将其名下剩余32亿元资产,全部放入“余彭年慈善基金会”,至此基金会总值高达82亿元。这些资产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银行存款17亿元;第二部分是余彭年所拥有的香港及深圳物业,估值65亿元。

    余彭年当时表示:“这是我最后一次捐赠。这些财产不会再用于投资,不继承、不变卖,只有一个用途就是慈善。

    2013年7月,余彭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还有一个心愿,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挣够一百亿,捐够一百亿。”

    一年之后的8月14日,余彭年在深圳宣布,将在未来的6到8年拿出20亿元在国内20所高校设立奖学金,并捐赠14亿元为贫困地区开展免费白内障治疗手术。

    这是余彭年首次大规模在教育领域捐赠。他表示,在有生之年将自己所积累的财富全部捐献出来,以兑现“裸捐”承诺。

    发现有人挪用善款作为他用,大为恼火

    热心慈善的余彭年,也曾遇到过“苦恼”。

    余彭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他发现有人挪用他的善款作为他用,这让他大为恼火。

    “在湖南,有一次我委托一个医院做复明手术,一次性汇了100多万元给他们,要求他们每做一例手术,就要提供病患齐全的资料,但他们没有提供。”余彭年后来发现,医院虚报手术数目私吞善款。后来余彭年报案,警方介入,医院退还所有订金。

    余彭年说,因为看到对方很有诚意地道歉,最后没有追究,继续在当地做慈善。

    正是因为遭遇过太多类似事情,余彭年吸取教训,后来捐赠基本都以实物或者项目方式进行。“但也有一个地方把我捐赠的救护车全都变成公车使用,我是实实在在拿钱出来做好事,但我真的觉得要落到实处很难。”

    延伸阅读

    “彭年光明行动”捐资1800万元

    两年让贵州万人重见光明

    2006年7月26日,由著名慈善家余彭年先生捐资1800万为贵州省1万名白内障患者恢复光明的“彭年光明行动”在黔正式启动,当年贵州省2000名白内障患者将获得免费手术。

    余彭年先生祖籍湖南,幼时曾患白内障,在港台经商后积累资金回深圳开办彭年酒店等实业。“彭年光明行动”由余彭年先生援助实施,该行动计划用5年的时间,投入5亿人民币,在内蒙古、西藏、贵州等9省(区)1市,为15~20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为贵州省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是“彭年光明行动”计划的一部分。

    2006年2月,贵州省与余彭年先生签下协议,由余彭年先生出资1800万帮助我省1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恢复光明,协议签订后,贵州省各级残联即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对白内障患者进行筛查,确定贫困而又符合手术条件的白内障患者为“彭年光明行动”的对象。

    为解除每个病人的后顾之忧,该项目专门提出了免费提供病人检查、手术期间的来回交通费用;提供病人手术期间的吃饭、住宿费用(限于病人本人,按当地标准执行);免费提供病人手术前期检查费用;免费提供病人眼科手术费用;免费提供病人医疗期所需药品费用;免费提供病人手术医疗保险费用的“六个保证”和要求政府节省开支,不要花钱请工作人员吃饭的“一个要求”。

    启动仪式上,贵州省政府授予余彭年先生“光明特使”荣誉称号。2006年贵州省“彭年光明行动”的资助人数为2000例,主要定在黔南和遵义两地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其余8000例白内障患者在2007年内进行手术。

    原标题:93岁慈善家余彭年辞世

    出身湖南涟源小商户家庭,年幼辗转各地颠沛流离,做过清洁工、勤杂工,开过书店。低价购置李小龙故居,待升值后售出,香港成为他的发迹之地;尔而过河深圳建设五星级酒店和写字楼彭年酒店,彭年广场,利润所得无偿永久捐献全部用于慈善。成立光明行救助白内障患者,到处捐款捐物以一己之力投身公益慈善,数以亿计。

    他叫彭立珊,但是,外界都知道他的另一个大名———余彭年。5月2日凌晨1点37分,深圳知名人物,著名慈善家余彭年先生在北大深圳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3岁。

    传奇人生

    1922年,余彭年出生于湖南省涟源市蓝田镇的一个商人家庭,本名彭立珊。解放前,在上海做过书籍生意。而后又做过一段时间的新闻记者,虽时间不长,可自称“工头、贪官看到我就怕”。上世纪50年代,他被诬陷为“逃亡地主”,被捕入狱三年,后因案情有出入获提前释放。

    1958年,余彭年偷渡到香港,行囊中只有一套换洗衣服。在香港,由于语言不通,他干过清洁工、勤杂工,建筑工。在他的回忆中,最苦时每顿饭一个馒头和一杯开水。

    上世纪60年代初,余彭年辗转到台湾发展房地产,这让他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而后,他看中香港股票市场的持续升温,将全部资金投放进去。随着1967年股灾降临,股票指数从1700点高位狂跌至300点,余彭年资产所剩无几。

    不过,香港地产业又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1973年,影星李小龙去世,留下一套1000平方米豪宅。香港人信风水,认为名气太大的人住过的房子不能住,一时无人敢买。余彭年从银行贷款,加上自己的积蓄,花100万元买下房子,租给外国人住。到1996年,这套房子的价值达到7000万元。

    热心公益慈善

    余彭年身为彭年酒店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和九个部门的经理,对每一件事,他都亲力亲为,甚至连酒店写字楼改造的设计图,也要自己一笔一划的完成。余彭年的秘书说:“酒店是他自己盖起来的,每件事他都要参与,有很多朋友都劝他不要这样子,太辛苦了。”在秘书随身携带的备忘录中,密密麻麻地记满余彭年每天的工作事项,粗略统计,余彭年平均每天要处理15件事。

    他的善言包括:儿子强如我,留钱作什么;儿子弱如我,留钱作什么;宁可我助天下人,不愿天下人助我;我喜欢直接帮助穷人,我见不得穷人难过;行善就是我的养生之道。

    2006年,因“彭年光明行动”余彭年蝉联最慷慨慈善家。迄今,在中国17个省做了超过4万多例白内障手术,使4万多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2005年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中,余彭年以捐赠7500万元位列第二。

    凡事亲力亲为

    或许是因为早期经历的磨练,余彭年的亲力亲为在酒店中是出了名的。

    在孙子彭志兵眼中,爷爷每天早上7点多起床,到次日凌晨1点多才从办公室回来,再看会儿报纸,可能到3点多才会睡觉,下午有午休,但中间十几个小时的时间主要都在工作,双休日也是如此。

    去年8月6日,余彭年坐着轮椅,拄着拐杖,出现在福田区人民法院的法庭上,参加因地铁施工挖断彭年酒店电缆一案的庭审。尽管该案的标的只有157万元———这相比于他的身家根本不值一提。余彭年表示,他是为了讨回一个公道———去年2月28日0时,彭年酒店突然停电,整座大厦伸手不见五指,甚至有客人被困电梯。直到第二天晚上7时左右酒店才恢复供电,停电时间长达19小时,导致酒店大批客人投诉和要求退款赔偿,大量客源流失。原因在于地铁施工把酒店的地下电缆给挖断了。

    尽管是夏天,他却穿着长袖衬衫配西装马甲,戴着一副深色的金边眼镜,大佬风范风采依在。

    作为名人,他很在乎无论是外界还是媒体对他的评价。20 0 3年,他亲自动手编撰了一本《余彭年画册》,收集整理记载人生经历的数百幅图片。画册最后一段,余彭年给自己做了总结:“余彭年先生风度翩翩,英俊潇洒,大家认为余彭年先生年轻时候是位风流人物,有多少女朋友,也有不少小老婆、二奶、三奶。其实不然,余彭年先生一心以事业为重,工作第一,从无休息日,是一位工作狂的企业家,哪有时间去找女朋友,余先生不但没有小老婆,连一个女朋友也没有。他一心一意做生意,做好事,将全部财产捐献出来,史无前例,令人敬佩。”

    采写:南都记者陈铭

    儿子强如我,留钱作什么;儿子弱如我,留钱作什么;宁可我助天下人,不愿天下人助我;我喜欢直接帮助穷人,我见不得穷人难过;行善就是我的养生之道。

    ——— 余彭年

阅读:
太水
好文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新闻

相关基金会
序号 基金会名称
热门基金会
序号 基金会名称
  • 最新新闻
  • 好文排行
a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