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10时,黑龙江省“益起来——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十周年”大型公益助学活动新闻发布会在黑龙江日报集团新闻发布厅举行,这意味着2015年“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在全省拉开了帷幕。该活动是由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以下简称团省委)、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黑龙江省青基会”)以及得到授权的全省70个团市(地)、县委共同开展的一项公益项目。
项目以提供奖(助)学金、爱心车票、助学岗位等方式,助力2015年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大学新生实现上大学的梦想,缓解其家庭因其上大学而带来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获得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通过展示贫困励志学子勤学苦读、不弃不馁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动员社会力量弘扬互助友善的道德风尚,传播公益慈善理念,凝结实现中国梦的公益力量同为龙江新希望圆梦。
益起来发动社会正能量,同圆大学梦
发布会上,“益起来——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十周年”公益项目计划实施的“寻访2015最美农村困难家庭大学新生”、“圆梦十年•温暖记忆” 网上互动、“义卖集市•圆梦助学”、“V爱圆梦”微公益众筹、“圆梦会亲•爱心认捐”、奖(助)学金发放仪式、“圆梦的足迹”表彰等10周年等系列项目相关专题活动同步推出。
活动将招募媒体人士、基层希望工程工作者、社会爱心人士和高考新生等组成志愿者团队,深入挖掘身边的典型事迹,寻找身边最美丽的农村贫困家庭高考新生,并探访其中的典型代表;通过社会及各地希望工程实施机构推荐,由媒体、捐赠人、基金会等代表深入贫困大学新生家中、学校进行探访。通过微文微图发布,微视频、微电影制作等方式,讲述他们在该项目帮助下成长成才的故事和感恩心路历程;开通“黑龙江希望工程”官方微信服务号、“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官方微信订阅号并搭建“圆梦十年•温暖记忆”活动专题页面支持、接受微爱捐款。
2015年,黑龙江省青基授权省内70家团市(地)、县委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截至目前,已收到1079名贫困高考新生救助申请表。7月10日起将根据申请人的准考证号码,陆续核实高考成绩及录取情况。2015年被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二类本科以上特困大学新生(军校、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院校以及委培等免费生、艺术类考生除外)。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1.父母一方或双方亡故或丧失劳动能力,无其他收入来源的; 2.父母一方或双方为下岗职工且尚未再就业的; 3.家庭遭受人力不可抗拒的意外灾害,经济困难的; 4.孤儿或残疾人子女的(含本人残疾)。经本人申请,情况核实后每名受助学生将得到一次性资助2100—5000元人民币。
此次活动的结对资助标准是2100元—5000元/人,即在征得捐赠人同意的情况下,捐赠方和受助生将获得彼此的基本信息,可以通信、打电话进行“亲情”沟通。捐款低于2100元的,将统一纳入到圆梦行动基金管理,满2100元可捐助一名学生。黑龙江省青基会将为捐赠个人或企业开据公益性捐赠发票及颁发捐赠证书,凭借捐赠发票可享受相应税务减免政策。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黑龙江省青基会在为圆梦行动每笔捐款中列支5%用于项目管理和服务成本。捐款21万元以上的,可在圆梦行动基金下以捐方名字命名,如“希望工程XX圆梦奖学金”,并邀请捐方参加圆梦会亲及圆梦表彰等有关活动。即日起,黑龙江省青基会将通过官方微信、微博平台每天发布项目活动动态。
10年,募集4000余万元,1.61万余名大学生新生圆梦大学
“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是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等机构和媒体合作,于2006年发起的一项公益助学活动。自启动以来,就以缓解贫困家庭因教育支出带来的经济压力,完善高等教育扶困助学体系,践行希望工程“资金资助+勤工俭学+公益服务”的新三位一体学生资助模式,传播寒门学子励志求学的精神风貌和爱心企业、人士捐资助学的感人故事,彰显媒体传播正能量,动员社会弘扬关爱他人的道德风尚,凝结实现中国梦的公益力量为项目宗旨。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2014年全国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黑龙江省参加高考人数约为19.8万人,其中近5万人约占30%的高考新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经济困难。
2006年开始,黑龙江省青基会响应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号召,启动实施“希望工程•圆梦行动”,通过发动社会力量为应届高考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大学新生提供奖(助)学金、生活费、爱心车票、助学岗位等资助,帮助他们解决家门到校门之间的实际困难,顺利圆梦大学。10年来,黑龙江省青基会将“通过资助服务、利益表达和社会倡导,帮助青少年提高能力,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让每个孩子不再因为贫穷而失去课堂”作为价值使命,通过全团努力使“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成为公益助学品牌项目,已募集专项资金4000余万元,帮助1.61万余名大学生新生顺利走进大学校门。
圆梦行动实施10年来,不仅惠及千万个家庭,帮助许多家庭困难的青少年成长成才,更重要的是弘扬了时代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学重教、扶贫济困、和谐友爱的友好风尚。我省圆梦行动特点如下:
一、参与圆梦行动的企业近300多家,近2000多人直接参与捐款,10万余人参与圆梦公益助学活动。个人爱心捐款踊跃,有30%的捐助人已经连续6年以上参与圆梦行动捐款。其中,企业连续最多的是茅台集团,连续三年为黑龙江捐款950万元,助2000名寒门学子上大学。个人捐款最多的连续6年匿名捐款96.49万元的圆梦妈妈,资助464名高考新生上大学。
二、黑龙江省青基会累计收到学生信件近万封,经省青基会为捐助人转发邮件的信件千余封,为捐助人和受助学生搭建长期帮扶平台,不仅资助孩子们上学,还帮助他们找工作,不仅给予他们物质上的资助,还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关爱。捐、受方双方的感人故事更是广为流传。比如将40多个受资助的学生当成自己孩子的姜爸爸,不仅资助学生上学,还经常为学生购买车票,参加学生的婚礼,教导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等;捐款百万并不远千里资助、探望龙江200名学子的常州爱心妈妈郭一清……项目提升了家境贫困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修养,促进了社会和谐,体现出了“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的公益理念、公益价值及公益效能。
三、团齐齐哈尔、伊春市委等30余家团委获得《圆梦行动优秀组织奖》,近100多名工作人员荣获《优秀管理者》荣誉,促进了项目顺利、规范的开展。
四、媒体鼎力支持宣传广泛。黑龙江省青基会10年间先后联合20多家媒体,宣传报道2000多篇,深入翔实动人的报道打动人心,极大地提升了社会关注度与参与度。
五、受助学生积极回报社会。获得资助的学生以多种方式回报社会,如为希望工程捐款的张作成、许龙桃、刘春雷等,也有在校期间组建公益团队参与希望工程星光行动、开展社会公益服务的王梦龙、刘一帆等数千名受助生,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未来,黑龙江省青基会将通过媒体公益宣传,加强、加深广大公众对项目的全面了解;通过爱心个人、企业、社会团体等公众参与度、体验度的提升;通过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开、高效、规范的监管制度,帮助更多的寒门学子圆梦大学。
截至2014年底,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已累计接受捐款2.45亿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9.23万名,援建希望小学720所,捐建希望图书室708个、快乐体育园地178个、电脑教室480个、快乐音乐教室32个、希望厨房108个;培训希望教师5115人,表彰乡村教师399人,倡导4.7万余名大学生公益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
黑龙江省青基会官方微信二维码:
订阅号: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服务号:黑龙江希望工程
黑龙江省青基会捐赠信息:
1、捐赠账号:
户 名: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开户银行:哈尔滨银行南岗支行
帐 号:1239010395785339
2、捐赠热线:0451-53625012,0451-87515395
3、捐赠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明七道街35号省青基会409室
4、捐款方式:
1、网站认捐。登陆www.lq.org.cn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网站直接查找学生信息,进行捐赠。
2、电话认捐。拨打0451-53625012热线电话,说明想要资助学生条件,并留下您的个人联系电话及邮箱,工作人员将按要求把学生信息发到您的邮箱,有您进行选择确定资助对象。
3、现场认捐。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明七道街35号希望大厦院内5楼。乘车路线:11、55、57、63、64、81、82、83、90、92、94、110到骨伤科医院站下车;10、11、63、90、104、107通达街站下车。即可到黑龙江省青基会查阅待资助学生原始资料,选择想要资助的学生。
按《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可在捐款总额中列支10%以内作为项目管理、服务和行政费用。黑龙江省青基会将在“希望工程圆梦行动”项目的每笔捐款中,列支捐款额的5%作为该项目的管理、服务和行政费用。
另根据国家税法规定,捐赠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