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中国政府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中国慈善”圆桌论坛详情

2017/1/11 作者:基金会中心网 来源:基金会中心网

2017年1月6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与基金会中心网“慈善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行动”合作项目签约发布仪式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中国慈善”圆桌论坛在北京举行。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国内外慈善组织共7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为了深入分析中国慈善领域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与基金会中心网合作发起“慈善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行动” 项目,希望利用基金会中心网大数据和行业平台优势,通过大数据分析研究、实时信息共享平台、行业峰会等,多角度多维度呈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中国慈善发展,进一步促进和帮助慈善事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更有效地结合;同时也希望通过慈善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行动”这一合作项目,利用联合国这一大的国际舞台,将中国慈善公益风采展示给国际社会。

随后,召开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中国慈善”圆桌论坛,出席论坛的嘉宾有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廖鸿、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战略与政策研究处研究员孙新章、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老牛基金会副秘书长安亚强、百度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郭力、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Kathleen Walsh。论坛由基金会中心网战略慈善研究中心主任张瑞英主持。

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从不同的角度谈论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中国慈善,本篇文章整理了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廖鸿和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研究员孙新章的发言,一起了解中国政府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注:以下内容精选自廖鸿副局长于1月6日“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中国慈善”圆桌论坛中的发言。(内容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联合国一直很关注可持续发展,包括UNDP也特别重视这一块,中国政府特别是这几年很有进步,特别是五大发展理念这个很重要,未来会指引我们,五大发展理念很重要的一个绿色。第二个是协调,协调和绿色说的差不多,有一个意思就是可持续发展。

       公益慈善这一块应该说整个社会组织跟可持续发展有关系,比如减灾救灾工作、基金会公益助学,还有环保类的基金会都在发展,除了公益慈善以外,学会、研究会、环保类的多种机构,他们在做探索体制改革,这个也很重要。

        还有环保类的协会、银行业协会、基金业协会,他们通过可持续发展绿色的标准,倡导各个行业来履行社会责任,我认为这是一个促进。现在对于环保部的组织,环保类的社会组织都有几千家,每年也有年会,环保的社会组织,除了正常做一些工作以外,很重要的公益诉讼、打官司,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受理这种手段我们来做成工作,我认为这也是很好的。

       我个人认为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做几件事情,第一个是《慈善法》把环保列进去;第二个我们还得把公益慈善和科技类的,包括环保类的,作为重点发展的理念;第三个我们还本着一手抓扶贫监督管理,一手抓培育发展这样的理念,促进我们整个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在公益社会中发挥作用。

       另外财税方面也在变化。包括去年曹德旺股权捐赠,解决股权捐赠的问题。三年结转的问题,马上中央要修订《税法》,就是为了这一条修正税法,税前扣除三年结转的问题进一步来落实这一工作,当然我觉得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面临抉择就看你下不下决心,我们现在正在下决心。对于慈善组织,我们积极推动更多的社会组织或者慈善组织来参与可持续发展,也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最后我们慈善组织积极参与是好,但是我现在深切地感受到尽力而为,第二个叫做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做的好的步子可以慢一点,我觉得可能方方面面,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注:以下内容精选自孙新章研究员于1月6日“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中国慈善”圆桌论坛中的发言。(内容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首先是《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的内容(以下简称《国别方案》),这个国别方案其实从去年年初就启动了,我也参与了方案的制定的过程,去年9月底李克强总理在出席联合国会议的时候正式发布,但是在国内好像是在10月12日正式挂在外交部网站上。

        关于《国别方案》的核心的内容,事实上就七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干部的对接。因为从我们国家总体角度来讲,我们是把17大目标,169个指标全部融入了我们“十三五”规划,事实上不光“十三五”规划,在一些部门的规划当中,也有体现,像科技部的“十三五”创新规划这也是国务院发布的规划,当中也有相应内容。

        第二个方面是制度保障。就是说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在一些改革领域采用了一些新的措施,也包括一些法律法规的建立完善。

        第三个方面是社会动员。因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企业界的事,而是社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认为如果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要三股力量的话,我们应该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或者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三分之一的力量。

        第四个方面是资源的投入。为了落实2030年议程与解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们内部采取一系列重要的行动,特别是在资金投入,调动社会资金投入方面有一些新行动。

        第五个方面是风险的防控。从中国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来看,其实我们取得很多成就的同时,也看到一些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收入不平等、性别歧视等一些有可能造成社会风险的方面,已经会采取一个行动,所以目前近期来看我们要把解决5000多万人的脱贫作为我们落实2030年议程的早期收获的构建。

       第六个方面是国际合作。中国落实发展目标绝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认为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尽的一份责任。所以我们会用开放的态度来落实这样的意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其它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成员国,包括国际上的NGO一起合作,把我们好的做法、经验分享出去,同时借鉴国际上好的做法。

       第七个方面是监督与评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开展定期的评估工作,中国究竟做的怎么样?有哪些成绩?同时有哪些差距?我们会定期地去开展这个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和UNDP合作,也会和我们一些社会组织合作,对于我们的评估,也让公众投出他们非常重要的一票。

       第二个我再介绍一下在12月1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的《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个方案是科技部主导,我们联合了20个部委,包括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等共同制定的。关于这个方案,我们是要在全国建10个落实2030年议程创新示范区,这10个要打造成议程的样板,简单讲三句话总结我们究竟怎么样建:

       第一个是问题导向。我们要瞄准中国可持续发展当中约束性问题,调动各方面资源去解决。

       第二个叫多元参与。我们要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这里面我们也非常重视,也正在考虑基金会和其它社会力量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第三个叫开放共享。我们要把我们的经验分享给全国各地,带动其它地区发展,同时我们借助国际组织的力量,向世界分享中国的经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最后讲一点,就是我觉得“慈善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行动”项目确实非常非常地好,发布会开的也非常地及时,我希望接下来我们落实国别方案,包括我们创建示范区的过程中,能和大家有一个更好地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事业,以及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阅读:
太水
好文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新闻

相关基金会
序号 基金会名称
热门基金会
序号 基金会名称
  • 最新新闻
  • 好文排行
a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