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6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与基金会中心网“慈善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行动”合作项目签约发布仪式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中国慈善”圆桌论坛在北京举行。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国内外慈善组织共7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为了深入分析中国慈善领域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与基金会中心网合作发起“慈善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行动” 项目,希望利用基金会中心网大数据和行业平台优势,通过大数据分析研究、实时信息共享平台、行业峰会等,多角度多维度呈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中国慈善发展,进一步促进和帮助慈善事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更有效地结合;同时也希望通过慈善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行动”这一合作项目,利用联合国这一大的国际舞台,将中国慈善公益风采展示给国际社会。
随后,召开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中国慈善”圆桌论坛,出席论坛的嘉宾有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廖鸿、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战略与政策研究处研究员孙新章、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老牛基金会副秘书长安亚强、百度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郭力、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KathleenWalsh。论坛由基金会中心网战略慈善研究中心主任张瑞英主持。
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从不同的角度谈论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中国慈善,本期小编整理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百度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郭力、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Kathleen Walsh的发言,一起了解慈善基金会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注:以下内容精选自刘文奎秘书长于1月6日“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中国慈善”圆桌论坛中的发言。(内容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中国扶贫基金会100多人,可能很少有人研究SDG,我们就做具体的工作,所以这样的活动把大家拉出来,关注全球的发展目标是非常好的。这个活动特别好,利益非常好,起点站的也很高。
第一点是消除贫困是上一千年发展目标也是核心,也是主题,这一次2030年的可持续目标,又是消除贫困和扶贫的。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些年投入的扶贫资金170多个亿,帮助的人2000多万,但是我们不敢说这些人都脱贫了,肯定没有,我们的体会NGO就是基金会在消除扶贫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现在中国政府提出2020年消除贫困,现在精准扶贫实际上并不容易,目标瞄准了,这个里面NGO、慈善肯定有很大的生长空间和用武之地。今年民政部和国际扶贫办还要推动社会组织、慈善组织参与进来。
第二点关于对慈善组织如何发挥更好的作用,推动千年目标的实现。第一要专注做好自己,修炼自身,提高自身的目标。你不管是17个目标哪个目标,你不专注,不专业,你可能提供不了好的解决方案,你也没有好的执行,你可能很难有深的贡献。第二个除了做好自己,我觉得合作还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问题靠一家机构,几家机构很难完成,我们既要按照政府同一规划做事情,行业之间也要有合作。现在这种节点上我们要开放,要合作。
第三个是期望,我们衡量基金会、慈善机构的作用,往往是还有多少资产,捐了多少钱。中国的现实今天我们有很多新的思想,有了很多新的方法,我觉得已经看到一种期望,就是不光说这些资产来衡量它的作用,在这些资产的基础上,如果好的方法打开思路,可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包括现在的社会影响力、方法、社会企业,在我们自身已经看到,就是完全是跟资产可能没有直接相互关系,可以扩大几倍,甚至发挥更多的倍数,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希望我们的创新,这些新的方法的应用,能让慈善在实现千年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以下内容精选自郭力秘书长于1月6日“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中国慈善”圆桌论坛中的发言。(内容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我们今年在扶贫方面,动作还是比较保守,虽然跟着学者们、政府领导、导师们去学,学来学去感觉一年还没有学到位,我们今年动作小一些,一方面是跟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我们有一个合作资助型合作的项目,请中国扶贫基金带着我们告诉我们专业的扶贫怎么做的。
另外一个就是数据这一块,可能也是我们背后的百度公司一个小的优势,因为现在互联网公司其实都应该算是大数据公司。
数据这一块我们做了两件事,我们和UNDP也是常年的合作伙伴,去年发布了UNDP如何用大数据写的减贫的年度报告,也是由我们公司工程师给的数据和算法,这是一个开端,日后还可以和UNDP有更深度地合作。更主要的是我们和CFC结成了战略伙伴,一块做很多跟数据有关的事,一个我们要做一个产品,这个产品要把公益的信息和数据直接推到至少百度用户之间去,让公众能够看到咱们这个行业是怎么回事,咱们合作的项目是怎么回事,咱们合作的机构是怎么回事。
另外一方面,我和陶泽一直在研究,今年我们基于这个产品这个平台我们想做一件事,就是假如我通过百度的大数据算法和计算能力,能够给出某一些接近于很精准的用户的特点、需求,给他画个像,CFC能不能从另外一端把适合它的扶贫等可持续发展这么多的目标,跟它配合的项目,通过比较定量的、比较科学的计算,能够给它做一个标准出来,咱们讲精准扶贫,我这边尽量做需求做精准,然后我们和CFC一起把方式、方法,途径渠道做精准,最后当然做完了事之后对于结果的评估,尽量能够更加精准,这是我们今年主要在扶贫方面的一些想法。
主要是对于我个人来讲,我是希望做一些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数据、算法也好,计算能力也好,新时代的基础设施,就像我们通水、通电,修路一样,我们用这个东西可能会对其它的比如说17个目标相关的很多的项目,是有一点点的底层的推动的承载的作用,希望达到这个目标。
当然其它的特别实务的,环保领域,具体的减贫领域我们比较保守,其实也是考虑到我们第一年做扶贫,困惑其实挺多的,困惑比收获多。我们作为企业基金会或者作为企业也好的主体,或者作为企业家的主体,其实现在很多企业领域都在做扶贫,越做越大,资金数额听着都吓人,而且越来越不知道它到底在干什么,因为我平常跟很多基金会的同行们也在问,你们这么多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了,其实我感觉很多人也说不太清楚,就是很大量的资金花出去,投到扶贫领域,但是在我看来虽然还不够,就是就在大企业,大基金会这个层面上,泡沫已经产生了,很多的钱花的精不精确,该不该花,对不对,各说各有理,都在强调自己做的事情最必要、最合理、最当紧。
所以很多的事我觉得需要有一个数据的支撑。所以今天我们和CFC和UNDP在2017年的今年,我们也在数据方面希望能够给各位一个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果在座的很多同行,你们需要哪些的数据告诉我,我们在技术流这个层面,我们尽量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底层的服务,基础设施的服务。
注:以下内容精选自Kathleen Walsh副主任于1月6日“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中国慈善”圆桌论坛中的发言。(内容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盖茨基金会成立于2000年,基金会秉持着所有生命价值平等的坚定信念,致力于帮助人们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我们主要致力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使他们有机会摆脱饥饿和贫困,自成立以来,盖茨基金会所拨款的捐款总额已达到367亿美元。
盖茨基金会主张实践推化式慈善,赋于通过广泛的跨界合作来实现系统性的改变,从而解决最为棘手的那些问题。举个例子,2016年在科技部的支持下,盖茨基金会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举办了中国大挑战项目,通过鼓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和全球科学家的紧密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建功领域面临的重要的挑战出谋划策,提供安全有效的既能广泛运用的健康公益手段。
现如今全世界有超过10万家基金会,每年投入超过千亿美元善款进入公益慈善,我相信这些是推动SDG实现的重要力量。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是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中国已经实现或者基本实现了多项的千年发展目标,在消除贫困方面开始遥遥领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与此同时,中国还非常注重共同发展,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了1000多个项目的帮助。
中国政府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方与各国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意愿和决心,包括承诺2020年在中国彻底消除贫困,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写入“十三五”规划,在20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承诺积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等。
盖茨基金会主要从以下方面支持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
继续支持中国应对国内卫生和发展挑战,包括在中国推进消除贫困项目,营养项目,水卫生项目,艾滋病防控,烟草控制和慈善发展与合作。
因而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支持中国成为促进全球其它地区发展而更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包括促进中非合作,充分结合亚太经合组织,G20峰会和金砖峰会等全球发展平台,研发和推广低成本疫苗和其它医疗卫生产品,改善中国医疗产品的监管体制以及与中国政府私营部门和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及转让非洲国家最需要的农业相关技术、方法和模式。
最后我也想指出正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在过去的十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社会资源来帮助解决了许多问题。
今天出席的嘉宾就代表了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关键力量,包括政府部门,实践领袖、学者和慈善家,例如今天在座的老牛基金会其创始人牛根生先生,也是做出慈善承诺的第一位中国慈善家,在中国的慈善领域起了十分重要的带头作用。目前中国有超过5000多家基金会,每年捐赠金额超过400亿人民币,随着《慈善法》的颁布,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未来力量将不可估量。
盖茨基金会期待未来和在座各位继续紧密合作,推动中国公益慈善的建设,法律法规的完善,促进整体慈善环境健康发展,让更多的慈善的力量注入可持续发展的议程。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